客家新闻网 谢称利
一年前的5月16日,赣州蓉江新区正式挂牌,成为我省第七个城市新区,赣南大地为之振奋。
自成立之期,蓉江新区被赣州市委、市政府寄予厚望,赋予了新区加快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纵深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打造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的战略使命。2016年9月24日,赣州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建设蓉江新区”。2017年9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支持赣州蓉江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蓉江新区打造成为赣州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和总部经济中心、金融商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等“一区四中心”定位,指明了新区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发展路径和方向。
蓝图绘就,关键在行动。一年来,蓉江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战略定位,以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创新理念增添动力、转型升级释放潜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按照生态优先、基础设施优先、公共服务优先、产业发展优先的“四优先”建设原则,在改革中成长,在创新中奋进,在实干中前行,在新区开发建设“元年”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为蓉江新区——一座新城在崛起。李伏学 摄
改革先行先试 撬动发展新活力
2017年3月,蓉江新区工商局刚组建后,迎来了市民曾庆蓉前来办理营业执照,在服务窗口递交申请后,仅用了两天时间就走完了审批流程,顺利拿到了营业执照。
起步就是高度,作为赣州改革创新发展最前沿,催促着蓉江新区快些更快些,便捷更便捷。
今年5月11日,蓉江新区工商局进一步简化登记程序,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施行个体工商户“信用承诺、现场申报、当场发照”的简易登记模式试点改革,真正实现了个体工商户仅需凭身份证就能申请注册登记,当天申请即可现场领取执照。
创新带来活力,改革增添动力。一年来,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000余户,新增注册资本(金)14.5亿元。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为加快蓉江新区改革创新,打造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把支持蓉江新区创新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推动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鼓励改革先行先试。17个市直部门相继印发支持意见,最大限度放权授权,助推蓉江新区加快发展。
2017年,全区重点安排互联网与政务服务融合、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城市管理执法等7项改革任务。推进建投公司形成投、融、建、产、管、运“六位一体”运行模式,为新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新区要新,不仅是城市面貌的新、产业的新,更重要的是理念、思路的新,模式的新。在项目建设上,蓉江新区勇于探索,实现了项目管理机制、项目调度机制、工程激励模式的四大创新:创新使用了“工程管理+施工总承包”的一次性招标模式,实行标准化建设返迁安置房;创新采用了epco建设模式实施公园项目,做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创新建立了以区领导主持的项目例会与区党工委书记一月一调度、区管委会主任半月一调度、区分管领导一周一调度为主要抓手的工作机制;创新引进了第三方质量评估机构,运用国内最先引进的新加坡conquas建筑质量评估体系,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同时,全区通过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积极推进,逐步形成政府性投入靠ppp、民间资本投入靠招商引资、产业投入靠基金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坚持协调发展 同心共下“一盘棋”
“不挖山、不填塘,在保留原生态、山水花园自然本底的前提下,着力构建五脉绿网、七星多园的绿地体系,实现300米范围内有社区绿地、街头绿地等可供市民日常散步、休憩,500米范围内有片区公园、中心公园可供市民游憩、休闲。”
一年来,蓉江新区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乡一体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的协调发展理念,聘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完成城市设计、生态景观规划、主干路网交通组织规划及村庄规划等工作。规划引领,按照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蓉江新区在77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内划出紧邻章江新区的26平方公里起步区,紧锣密鼓完成武陵板块、坪路板块征拆工作后,去年年底,滨江公园、大桥河公园、仓背岭公园相继开工建设,全面掀起公园项目建设热潮。
图为工人在蓉江新区综合管廊内部进行氧焊作业。李穗 摄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城市空间利用需集约。为此,根据赣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蓉江新区积极构建“两横五纵”的地下综合管廊体系,总里程达38公里,2017年8月,赣州市第一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蓉江一路综合管廊开工建设,未来三年内,全区将完工28公里,实现电力、通讯等多种管线“走地下”。
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蓉江新区制定南部村庄规划,计划投入3.7亿元,在南部村庄新建12米宽“一环三纵”乡村主干道路。同时,将导入花卉苗木产业,在村庄建设“田园综合体”,充分激活土地、房屋等要素,发展乡村旅游,打造赣州中心城区“后花园”。
“硬件”设施正逐步完善,物质文明正跃升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按下了“加速键”。2017年,赣州市吹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决战的冲锋号后,蓉江新区干部群众全员上阵,铆足干劲,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让文明成为广大市民的行动自觉。积极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常态化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提升。
集智聚力 抢占经济新高地
5月10日,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上,蓉江新区分别与北京中书资源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赣州中国文谷和赣州富力现代新城两大现代服务业项目,总投资额161亿元。此前,蓉江新区还先后与厦门功夫动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软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启动新经济创意园项目建设。
在赣州中心城区“五区”联动发展中,蓉江新区按照城市功能定位,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一年来,邀请国内一流规划专家指导全区产业规划,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齐力招商。以大数据中心建设为平台,重点引进一批云计算、大数据企业,引导大数据产业落户、集群发展,以此推动高水平、高层次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智慧新区顶层规划设计,全力打造智慧新区。
今年,蓉江新区天地汇毅德公路港正加紧建设中,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投入使用。公路港将以线下赣州毅德综合商贸物流城为载体,融入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网络”技术,实现“互联网+”模式运营,连接赣州港,成为赣州市专业化干线运输和物流配送基地。
作为毗邻赣州港这个全国内陆重要对外开放口岸的蓉江新区,组建以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发展战略中谋划自身发展,推动新区从内陆腹地向前沿阵地、辐射中心转变。
倡导共建共享 提升群众幸福感
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城市新区,摆在眼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不能让一个群众在同步全面小康路上掉队。蓉江新区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方面根据城乡规划和建设时序,将全区贫困人口区域分为整村推进重点村、一般村和征地拆迁推进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另一方面围绕“六个精准”工作要求,实施“五个一批”脱贫路径,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成效导向,紧盯精准扶贫十大项目落地,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图为鸟瞰蓉江新区龙孜里水库。谢有昌 摄
一年来,全区出台了就业扶贫“1+5”实施方案,搭建了扶贫车间、用工帮扶、技能实训、扶贫专岗、能人创业“五大平台”,开展春季招聘会、发布企业用工招工信息,帮助420余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通过积极组织开展了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大摸排,推进全区贫困学生教育补贴100%全覆盖。最快时间构建起了贫困人口“四道医疗保障线”,全区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自负比例下降到10%以内。
城乡发展,教育优先。去年7、8月份,武陵小学、坪路小学、金色春城小学等4所学校相继开工建设,今年8月底其中3所学校将交付使用,开启了蓉江新区高标准建校的模式,助力推进“智慧、共享”校园的建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一年来,蓉江新区先后与赣南师范大学、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完善教育软件。待学校交付使用后,停车场、图书馆、体育场馆将面向社会开放,并将数据通过网络接入我区大数据中心,让市民可以通过相应app快捷查询和使用相关设施,共建共享成果,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改作风提效率 苦干巧干创实绩
“当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作为青年干部,我愿奋斗在蓉江新区这片土地上,用汗水浇灌美丽的花朵,用勤劳创造美好明天,用青春谱写无悔人生。”在4月27日晚举办的蓉江新区主题演讲比赛中,一位来自公安战线的普通民警如是说。
这仅是蓉江新区的干部职工的缩影,尽管工作忙碌,尽管“挑灯夜战”,身体疲累,但他们每天工作中却激情满怀、斗志昂扬、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新区组建后,通过科学设置管理机构,整合优化行政资源,实施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新区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大兴学习之风、调查之风、雷厉之风,持续改作风提效率,以一当十,晴天大干、雨天巧干、晚上“挑灯”干,推进了全区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蓉江新区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把“一张白纸”绘就成绚丽多彩画卷,为纵深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红色样板,努力交出砥砺奋进、铿锵前行的蓉江新区答卷!